问题 | 父母兄弟财产分割协议是否有效 |
释义 | 父母兄弟财产分割协议是否有效,兄弟之间的财产分割协议只有在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下且不违反法律规定时才有效。房产分户后财产分割不受影响,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处理权。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否则由法院根据情况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应受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 一、父母兄弟财产分割协议是否有效 每个人都只能处理自己的合法财产,而不能处分他人的财产。父母可以以订立遗嘱的方式处分自己的财产,兄弟之间对此没有处分的权利。兄弟之间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效只要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没有处分他人财产,不违反法律制度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的兄弟两个人签字以后就发生了法律效力。但是,兄弟两个人不经父母的同意去分割父母的财产,这肯定是不具备任何效力的。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二、房产分户后财产分割是否有影响 房产分户后财产分割没有影响。 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结语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和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父母兄弟之间的财产分割协议需要遵循法律规定,不能处分他人财产。而房产分户后的财产分割则不受影响,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如协议不成,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保护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此外,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在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也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七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二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是,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六条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