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遭遇虚假广告诈骗,可以向有关机构投诉,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帮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等法律法规,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还已支付的款项、赔偿因虚假广告导致的损失,并可以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经营者提供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广告,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有权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2.《广告法》第十三条:商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引人误解的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五条:当事人一方明知对方在订立合同时以虚假行为误导对方,导致对方的意思表示与真实意思不一致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消费者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 消费者应该保留好购物凭证、广告宣传资料等证据,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通过咨询律师或消费者维权组织等途径获取更多的法律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