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庭冷暴力是否属于家暴? |
释义 | 家庭冷暴力是一种隐性暴力,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所定义的家庭暴力。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在矛盾中漠不关心对方,语言交流降至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家务等行为。这种精神虐待比肉体伤害更可怕,容易导致婚姻破裂,对身心健康产生巨大伤害。长期处于冷暴力环境中,人们容易出现情感脆弱、自卑、多疑以及孤独感,孩子也易养成孤僻性格,身体健康受损。 法律分析 一、家庭冷暴力是否属于家暴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将“家庭冷暴力”确定为家庭暴力的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二、什么是家庭冷暴力 所谓“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正式暴力行为。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这种暴力一般表现在夫妻之间矛盾虽不诉诸武力,但却通过暗示的威胁、言语的攻击,在经济上和性方面进行控制。彼此有意用精神折磨来摧残对方,使婚姻处于一种长期的不正常状态。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甚至比肉体伤害更可怕。 三、家庭冷暴力常见的特征有: 1、漠不关心 2、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 3、恶语中伤、冷嘲热讽 4、停止或敷衍性生活 5、对家事完全不负责任 由于冷暴力既不见血也不见伤,是典型的隐性暴力,因此很容易被当事人用“我们在闹别扭”一语带过,而忽视了它对自己的身心所产生的巨大伤害。 事实上,研究显示,在出问题的婚姻当中,冷漠不语比大吵大闹对婚姻的伤害更大,更容易导致婚姻破裂。 听起来很奇怪,是不是?这是因为大吵大闹虽然不理性,至少还有相互沟通表达不满的意愿,比较容易知道彼此的想法及感觉。而若是冷漠不语,不但找不出症结,往往还反映出心灰意冷不愿努力的决心,所以相敬如冰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外遇。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婚姻自然无力求生。 长期处在家庭冷暴力的冰冷氛围中,一个人容易出现感情脆弱、自卑、多疑以及感到孤独的状况,孩子也容易养成孤僻的性格,大大影响日后的人际关系。身体也因为长期处在强大精神压力下,容易出现诸多恼人的身心症(例如胃痛、腰酸背痛、头痛和失眠等),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疾痛以及自我伤害(自杀)举措。 结语 家庭冷暴力虽未被法律明确界定为家庭暴力,但其实质是一种精神虐待。冷漠不语、恶语中伤、停止性生活等行为,对个人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冷暴力不见血却更可怕,易被忽视。研究表明,冷漠不语对婚姻伤害更大,易导致婚姻破裂。长期处于冷暴力环境中,个人易产生负面情绪,孩子也受影响。身体方面,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引发身心症甚至自我伤害。因此,我们应重视家庭冷暴力,为建设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共同努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