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虚假出资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释义
    虚假出资的主要表现及刑事责任
    本文主要介绍了虚假出资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使用虚假银行进账单、实物投资手续等方式骗取公司登记。同时,对于虚假出资的刑事责任也进行了说明,包括虚假出资罪的构成和相应的刑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对于涉及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情形,超过一定金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追诉。
    法律分析
    一、虚假出资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实践中单位虚假出资主要表现为:
    (1)以无实际现金或高于实际现金的虚假银行进账单、对账单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
    (2)以虚假的实物投资手续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
    (3)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但并未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
    (4)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
    (5)单位股东设立公司时,为了应付验资,将款项短期转入公司账户后又立即转出,公司未实际使用该款项进行经营;
    (6)未对投入的净资产进行审计,仅以投资者提供的少记负债高估资产的会计报表验资。
    二、虚假出资的刑事责任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虚假出资罪,依《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头版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四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案(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超过法定出资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造成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
    2.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3.两年内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4.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五)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结语
    虚假出资的主要表现包括:以虚假的银行进账单或实物投资手续骗取验资报告,未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实际价额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短期转入公司账户后立即转出,未对净资产进行审计等。根据刑法第159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其他严重情节构成虚假出资罪,可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单位犯罪者还将面临罚金和主管人员的刑事责任。根据相关规定,涉及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案件应予立案追诉,具体标准包括出资数额、损失金额和其他严重情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 接受委托对国家出资企业进行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执业准则,出具虚假的资产评估报告或者审计报告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的股东代表未按照委派机构的指示履行职责,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章 债务人财产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