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对方出具谅解书,能否减轻刑罚? |
释义 | 判缓刑与取保候审无关,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一定条件可宣告缓刑。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在缓刑期内,可能有限制活动、进入区域、接触人等限制。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有附加刑,仍需执行。 法律分析 看具体情况定。是否判缓刑与是否取保候审没有关系。《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拓展延伸 谅解书在刑事案件中的法律效果及其适用条件 谅解书在刑事案件中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果,但其适用条件也需符合一定的要求。首先,谅解书是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之间的一种协议书,表明双方就犯罪行为达成了谅解和和解。其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作为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的依据,有助于减轻刑罚的量刑幅度;二是可以作为法院判决时考虑的因素之一,有助于对被告人进行量刑时的综合考虑;三是可以作为被害人对犯罪行为的谅解和宽恕的表达,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然而,谅解书的适用条件也需要满足一定要求,如双方自愿达成谅解、谅解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等。总之,谅解书在刑事案件中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果,但其适用条件需严格遵守,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结语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可能会受到特定活动限制、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和接触特定人的限制。此外,谅解书在刑事案件中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果,可以作为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的依据,有助于减轻刑罚的量刑幅度,并体现了被害人对犯罪行为的谅解和宽恕,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然而,谅解书的适用条件需要满足一定要求,如双方自愿达成谅解且谅解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等。因此,在具体情况下,是否判缓刑与是否取保候审是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案情来决定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