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子女是否有责任养老父母? |
释义 | 父母有抚养义务,孩子18岁前可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超过21岁无法请求支付,除非特殊情况;即使父母未尽抚养义务,子女仍需承担赡养义务,除非子女无经济能力、丧失劳动力、不能独立生活、家庭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或父母犯有严重犯罪行为。 法律分析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两码事,在孩子18周岁之前,父母对孩子有抚养义务,应当支付抚养费,如果没有支付,孩子可以起诉要求父母支付,起诉的法定期限为3年,超过了有效期,也就是21岁之后,除非有特殊情况(例如:父母离婚时协议书上明确写明支付孩子抚养费至孩子大学毕业)否则无法再请求支付抚养费。即使父母没有尽到抚养义务,等父母无劳动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时,你依旧要承担赡养义务。 除非发生以下三种情况,子女可以不承担赡养义务: 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 2.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 3.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比如犯有杀害子女、虐待子女严重的、遗弃子女的、或强奸女儿等行为的。 拓展延伸 子女养老责任: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子女养老责任是一个涉及法律和道德的复杂问题。从法律角度来看,目前大多数国家并没有明确规定子女必须承担养老责任。然而,道德观念认为子女应该尽力照顾年迈的父母。这种辩证关系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在法律层面,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规定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违反者可能会面临法律制裁。这种法律规定的目的是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然而,这种法律规定也存在实施难度和争议,例如如何界定赡养的范围和程度。 与此同时,道德观念认为子女应该对父母负有养老责任。这种道德观念源于家庭价值观和传统观念,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关爱。尽管道德观念不能强制执行,但它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综上所述,子女养老责任涉及法律和道德的辩证关系。尽管法律并不一定要求子女养老,但道德观念强调子女应该尽力照顾年迈的父母。在实践中,需要平衡法律规定和道德责任,以确保老年人的尊严和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结语 子女养老责任涉及法律和道德的辩证关系。尽管法律并不要求子女承担养老责任,但道德观念认为子女应该尽力照顾年迈的父母。在实践中,需要平衡法律规定和道德责任,以保障老年人的尊严和基本生活需求。 法律依据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九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 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