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诉讼法中的原则有什么
释义
    刑事诉讼法中的原则如下: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2、依靠群众原则;
    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4、平等原则;等等。
    一、合同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
    根据《仲裁法》有关规定,在合同争议仲裁过程中,应当遵循下列基本原则:第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处理合同争议时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争议事项作全面认真的调查研究,在查清案件事实的情况下,分清是非,判明责任,并依据法律规定作出正确的裁决,以保证仲裁的客观和公正。第二,先行调解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仲裁机构在受理合同争议后,本着促进双方争议的解决、缓解其矛盾的精神,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首先进行调解,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以求消除当事人间的隔阂,互相谅解,自愿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争议。先行调解必须是在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的前提下进行。第三,保障当事人平等地行使权利原则。在仲裁活动中,无论是申请人还是被申请人,它们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有仲裁程序规则中规定的各项权利,如陈述事实,进行辩论,提供有关证据、聘请律师参加仲裁活动等。第四,一次裁决原则。所谓一次裁决,又称一裁终局,是指仲裁机构对合同争议实行一裁终审制,即裁决一经作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执行,不得申请复议,也不得另行向人民法院起诉。一方不执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执行。第五,独立仲裁原则。这一原则是指,仲裁机构受理合同争议后,依法享有独立仲裁权,独自在其职权范围内对争议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最终裁决,而不受行政机关、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二、简述公益诉讼中受到限制适用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
    公益诉讼中受到限制适用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如下: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3、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4、辩论原则;
    5、处分原则;
    6、检察监督原则;
    7、支持起诉原则。
    三、原告起诉被告土地使用权纠纷解决原则和调解程序
    原告起诉被告土地使用权纠纷的解决原则如下:
    1、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实事求是原则;
    2、坚持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国家、集体的土地所有权,维护单位或公民个人的合法使用权;
    3、处理土地纠纷涉及各有关部门的,应同有关部门共同协商,正确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等等。
    调解程序如下:
    1、当事人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书;
    2、审查并受理;
    3、确定案件承办人;
    4、调查取证;
    5、调解;
    6、送达处理决定书。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