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使用他人微信犯法吗
释义
    

法律主观:
    


    微信被他人盗用,是犯法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不按占有权性质所规定的用途,采用欺骗手段,非法挪用他人财产的行为。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且具有将他人财产据为己有的目的。 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枚利。 盗用罪是指享有合法占有权或受人委托享有合法占有权的人,通过欺骗手段挪用或滥用他人财产的行为。英美法系 刑法 中的一种犯罪。 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且具有将他人财产据为己有的目的。 主要的特征是: (1)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枚利。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不按占有权性质所规定的用途,采用欺骗手段,非法挪用他人财产的行为。即:仆人、受托人或 代理 人等,破坏了他们与主人之间的关系,利用自己受信任的地位或受雇的便利条件获得合法占有权,以欺骗的手段,将他人委托的金钱、财物或财产上的利益据为己有。 (3)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且具有将他人财产据为己有的目的。 [1] 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盗用罪适用于仆人、代理人、职员、雇贺、受委托人和政府官员。如果没有这种委托^信任关系,则不能把占有或挪用认为是盗用。在英国,盗用罪已被1968年的《 盗窃罪 法》废止,归入盗窃罪中。在美国有些州还保留盗用罪的 罪名 。特别是对政府官员的盗用,除适用一般盗用的法律条文外,有些司法部门还特别增设了有关占有公共资金的“政府官员盗用罪”条例。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一部手机就相当于一个人的钱包了,里面装有的应用软件比如微信之类的,都有一个网络钱包的存在,而且一个微信账号也是属于他人的财产范围的,对于在网络非法盗取他人微信账号的,是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辱骂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