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打击报复举报人怎么处理 |
释义 | 打击报复举报人、投诉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罚如下: (1)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举报不实怎么处理举报人? 1、首先需要确定举报人的不实举报是恶意陷害还是证据不足; 2、如果主观恶意陷害,可能涉嫌诬陷陷害罪,情节严重的需要追究不实举报人的刑事责任; 3、如果不实举报人是因证据不足或者无主观故意,只是行使了公民监督权力但由于失察举报失实,需另当别论,一般做批评教育。 法律依据: 《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 第八条 举报人向人民检察院实名举报后,其本人及其近亲属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打击报复,向人民检察院请求保护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迅速进行核实,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一)举报人及其近亲属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应当依照本规定第九条的规定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二)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因遭受打击报复受到错误处理的,应当建议有关部门予以纠正; (三)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因遭受打击报复受到严重人身伤害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应当协调有关部门依照规定予以救助。 有证据表明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可能会遭受单位负责人利用职权或者影响打击报复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相关单位或者个人作出解释或说明。应当给予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将相关证据等材料移送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由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