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与中介签订的劳动合同指的是什么? |
释义 | 劳动合同与派遣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由劳动者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期限较长,工资由公司支付;派遣合同由劳动者与中介公司签订,期限较短,工资由用工单位支付给中介再发放给员工。劳动合同适用于所有岗位,具有价值性和岗位明确性;派遣合同适用于辅助性岗位,劳动性质较为辅助。 法律分析 一、公司和与中介签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1、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单位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 2、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所以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二、与公司签订的是劳动合同,与中介签的劳动合同属于派遣合同,两者的区别如下: 1.签订的对象不同:劳动合同由劳动者直接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有劳动者和派遣公司签订,再由派遣公司派遣到实际用人单位工作。 2.签订的期限不同:劳动合同的订立期限一般较长,需要按要求建立试用期。劳务派遣不能太长,一般要求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工作了发放不同:劳动合同一般由公司直接按月支付。劳务派遣通常是用工单位将工资发放给派遣单位,再有派遣单位发放给员工; 4.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劳动合同可以从事所有用人单位的岗位;派遣合同通常是适用于辅助性岗位; 这类劳动合同由于签订的主体不同,所以相关的劳动性质也各不相同。公司作为主体单位签订的合同更具价值型和岗位明确性。而中介公司属于一类派遣机构,相对来说签署的合同也是辅助性的劳动岗位。 结语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合同在签订对象、期限、工资发放和从事岗位等方面存在差异。劳动合同由劳动者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期限较长,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可以从事所有岗位;而劳务派遣合同由劳动者与派遣公司签订,期限较短,工资由用工单位发放给派遣公司再发放给员工,适用于辅助性岗位。因此,根据合同类型的不同,相关的劳动性质也各有特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六条 【劳务派遣的适用岗位】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基本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