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多久不抚养子女算遗弃,遗弃罪立案标准 |
释义 | 民法典对多久不抚养子女算遗弃未作规定,但拒不抚养子女将构成遗弃罪。遗弃罪的立案标准取决于实际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负有扶养义务却拒绝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情节恶劣者可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刑期根据情况而定,但最高刑期为五年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多久不抚养子女算遗弃 民法典中对于多久不抚养子女算遗弃未作出规定,但拒不抚养子女会构成遗弃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第一千零六十八条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一千零七十四条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第一千零七十五条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二、遗弃罪立案标准 实践中的相关行为,在满足了法律规定的遗弃罪构成要件后,则就可能涉嫌构成遗弃罪。 此时,还要看实际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遗弃罪的立案标准 ,如果满足,那么才能确定该行为是构成遗弃罪的。 之后就要根据具体情节对行为人定罪处罚。 负有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 现实中的遗弃行为要是同时满足上述内容的话,则一般是以遗弃罪定罪处罚的。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由此可见,遗弃罪是要被判刑的。 但是具体判刑多少,则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但是最高是五年有期徒刑。 结语 遗弃行为对于无法独立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严重的伤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拒不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的行为构成了遗弃罪。而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父母、祖父母、兄姐等都有扶养义务。遗弃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取决于实际行为是否满足法律规定的要件,如果满足,则可能构成遗弃罪。对于遗弃罪的处罚,根据具体情节而定,最高刑罚为五年有期徒刑。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严厉打击遗弃行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零四十四条 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九条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二条 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