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海运提单的作用 海运提单的作用主要有: 1.货物收据。 提单是承运人前发给托运人的收据,确认承运人已收到提单所列货物并已装船,或者承运人已接管了货物,已代装船。 2.运输契约证明。 是托运人与承运人的运输契约证明。 承运人之所以为托运人承运有关货物,是因为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以提单作为运输契约的凭证。 3.货权凭证。 二、海运提单的种类 海运提单根据不同的区分标准有不同的种类: 1.按是否有批注区分:清洁提单与不清洁提单。 2.按是否已装船时签发提单分:已装船提单和收讫备运提单。 3.按运输方式分:直达提单和联运提单。 前者是指装货船只自装货港直接到达最终目的港,中途不转船的提单。后者是指货物从装运港装船后,中途转换另一条船,或中途改换其他的运输方式才到达目的港或目的地的提单。 4.按提单的抬头分: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和提示提单。 5.按航运的经营方式不同分:租船契约提单和班轮提单。 6.按运费支付方法不同分:运费预付提单和运费倒付提单。 7.按提单的格式和条款是否全面分:全式提单和简式提单。 三、海运提单和航空提单区别是什么 海运提单和航空提单区别是: 1.如果银行从严格将空运提单可以视为软条款,空运提单风险比海运提单大。 2.空运提单利息比海运提单大。 3.空运提单不能流通。 4.海运提单需要到船公司换提单后才能报关;而空运可以直接报关。 5.空运提单进行航空货物运输必不可少的单据,空运提单的收货人也有可能是银行。 法律客观: 1.直达提单(DirectB/L)直达提单,又称直运提单,是指货物从装货港装船后,中途不经转船,直接运至目的港卸船交与收货人的提单。直达提单上不得有“转船”或“在某港转船”的批注。凡信用证规定不准转船者,必须使用这种直达提单。如果提单背面条款印有承运人有权转船的“自由转船”条款者,则不影响该提单成为直达提单的性质。使用直达提单,货物由同一船舶直运目的港,对买方来说比中途转船有利得多,它既可以节省费用、减少风险,又可以节省时间,及早到货。因此,通常买方只有在无直达船时才同意转船。在贸易实务中,如信用证规定不准转船,则买方必须取得直达提单才能结汇。2.转船提单(TranshipmentB/L)转船提单是指货物从起运港装载的船舶不直接驶往目的港,需要在中途港口换装其他船舶转运至目的港卸货,承运人签发这种提单称为转船提单。在提单上注明“转运”或在“某某港转船”字样,转船提单往往由第一程船的承运人签发。由于货物中途转船,增加了转船费用和风险,并影响到货时间,故一般信用证内均规定不允许转船,但直达船少或没有直达船的港口,买方也只好同意可以转船。按照海牙规则,如船舶不能直达货物目的港,非中转不可,一定要事先征得托运人同意。船舶承运转船货物,主要是为了扩大营业、获取运费。转运的货物,一般均属零星杂货,如果是大宗货物,托运人可以租船直航目的港,也就不发生转船问题。转运货物船方的责任可分下列3种情况:⑴第一航程与第二航程的承运人对货物的责任各自负责,互不牵连;⑵第一航程的承运人在货物转运后承担费用,但不负责任;⑶第一航程的承运人对货物负责到底。上述3项不同责任,须根据转运的过程和措施不同而定。3.联运提单(ThroughB/L)联运提单是指货物运输需经两段或两段以上的运输方式来完成,如海陆、海空或海海等联合运输所使用的提单。船船(海海)联运在航运界也称为转运,包括海船将货物送到一个港口后再由驳船从港口经内河运往内河目的港。联运的范围超过了海上运输界限,货物由船舶运送经水域运到一个港口,再经其他运输工具将货物送至目的港,先海运后陆运或空运,或者先空运、陆运后海运。当船舶承运由陆路或飞机运来的货物继续运至目的港时,货方一般选择使用船方所签发的联运提单。4.多式联运提单(MultimodaLTransportB/LorIntermodalTransportB/L)这种提单主要用于集装箱运输。是指一批货物需要经过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其中一种是海上运输方式,由一个承运人负责全程运输,负责将货物从接收地运至目的地交付收货人,并收取全程运费所签发的提单。提单内的项目不仅包括起运港和目的港,而且列明一程二程等运输路线,以及收货地和交货地。⑴多式联运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组成的,多式联运提单是参与运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工具协同完成所签发的提单;⑵组成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中其中一种必须是国际海上运输;⑶多式联运提单如果贸易双方同意,并在信用证中明确规定,可由承担海上区段运输的船公司、其他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多式联运经营人(CombinedTrandportOperator)或无船承运人(Non-vesselOperatingCommonCarrier)签发;⑷中国《海商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的第八节“多式联运合同的特别规定”以及《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制约着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