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责任认定书签订后是否需要进一步协商?
释义
    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正式的调解是在事故认定后进行的,而事故认定前的所谓调解只是协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86条规定,当事人在收到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可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书面申请调解。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当事人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法律分析
    正式的调解,是在事故认定以后。
    事故认定前,所谓的调解,只是协商而已。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86条:
    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十日内一致书面申请。
    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拓展延伸
    责任认定书签订后的争议解决:协商还是法律诉讼?
    在责任认定书签订后的争议解决方面,协商和法律诉讼都是可行的途径。协商可以通过双方的合作和谈判来达成争议解决的共识,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可以减少时间和成本。协商的优势在于保持双方关系的良好,避免长期的法律纠纷。然而,有时候协商可能无法达成一致,或者一方不信任对方的立场。这时,法律诉讼可能是必要的选择,通过法庭的裁决来解决争议。法律诉讼提供了公正的平台,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尽管法律诉讼可能耗费时间和金钱,但在一些复杂的争议中,它可以提供一种有力的解决方式。因此,选择协商还是法律诉讼取决于具体情况,双方应权衡利弊并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结语
    在道路交通事故的争议解决中,正式的调解应在事故认定后进行。事故认定前的所谓调解只是协商而已。根据相关法规,当事人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未能达成协议,当事人可以选择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在争议解决方面,协商和法律诉讼都是可行的途径。协商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可以减少时间和成本,保持双方关系的良好。然而,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或存在信任问题,法律诉讼提供了公正的平台,保护双方权益。具体选择应根据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