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疫情期间造谣者处罚什么
释义
    如果当事人在疫情期间内造谣的话,那么会进行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
    (六)依法严惩造谣传谣犯罪。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综上,散播疫情谣言者应承担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应承担刑事责任。严重者可能会判刑。
    一、如果当事人被造谣怎么办
    造谣也分很多方面,首先造谣内容的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如果涉及到名誉侵权的话,那么就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的诉讼程序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步骤:
    (1)当事人一方(原告)提交起诉状,起诉到法院;
    (2)法院立案后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提交答辩状;
    (4)开庭:调查、辩论、调解;
    (5)制作调解书或一审判决书;
    (6)双方均不上诉,则判决书生效;或一方不服提起上诉,进入第二审程序;
    (7)第二审审理:制作二审调解书或下达二审判决书,此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述;
    (8)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0: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