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继承最早什么时候开始 |
释义 |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这也就是说,如果被继承人的死亡未经证实,或者失踪的被继承人未经法院判决宣告死亡,则不能视为继承已经开始。 一、遗产分割走法律程序怎么走 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继承人中无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继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通知。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继承人死亡后的法律后果 继承人的死亡会根据继承是否开始会有不同的处理: 1、继承开始前继承人死亡: (一)法定继承中继承人在继承之前死亡适用代位继承。代位继承是法定继承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定继承制度。 (二)遗嘱继承中继承人在继承之前死亡适用法定继承。在遗嘱继承中如果继承人在继承前死亡,则按照法定继承,有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继承。 2、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死亡: 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死亡,适用转继承。转继承即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实际接受遗产前死亡,该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其有权继承的遗产。转继承人就是实际接受遗产的死亡继承人的继承人。 三、法定继承有没有诉讼时效 法定继承有诉讼时效。 我国法律规定,法定继承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继承人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在出现法定事由时,可能出现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或延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一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时开始。 宣告死亡的,根据民法典第48条规定确定的死亡日期,为继承开始的时间。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第一款,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