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征收农村土地的程序是什么? |
释义 | 征收农村土地的程序: 1、通知征收情况。在征集地依法批准之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征集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配置途径等被征集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知后,被征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家在征收的土地上种植,种植,被征收的土地着物和青苗,征收土地时不予补偿。 2、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国土资源部门与交通、林业部门一起调查征收土地的权利、土地类、面积、地面附着物的权利、种类、数量等现状,调查结果应与被征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面附着物的所有权者、各市移动办公室一起确认。 3、组织征地听证。在征地依法批准之前,国土资源部门应通知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征地补偿标准.配置途径有权申请听证。当事人申请开庭时,应按照《国土资源开庭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开庭。 4、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国土资源部门应根据本方案制定的补偿标准,与被征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将协议作为征收报告书的必要文件一起报告。 5、公开征地批准事项。经法律批准征收的土地,除涉及国家保密规定等特殊情况外,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征收土地的批准事项。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根据《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的规定,在被征用的村庄.集团公告征用批准事项。 6、支付征地补偿配置费。征地补偿配置方案经市、县政府批准后,应按法律规定时限向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时支付征地补偿配置费用。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协助农业、民政等有关部门监督被征集团内部征集补偿配置费用的分配和使用情况。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