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死刑在当前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是否仍然存在?
释义
    死刑是一种极端的刑罚,用于严重罪行的犯人。《刑法修正案》规定了执行死刑的条件,包括故意犯罪、重大犯罪、残忍手段和恶劣社会影响等。然而,死刑的适用受到一些限制,如罪行严重性、年龄和怀孕状态等。此外,死刑执行需要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并可以缓期执行。总之,死刑的适用受到多重限制和程序规定。
    法律分析
    有。
    1、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
    2、遭受这种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的有关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尽管这“严重罪行”的定义时常有争议,但在现时保有死刑的国家中,一般来说,“谋杀”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
    3、《刑法修正案》9中:执行死刑条件由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等发生重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杀人,勒索绑架,抢劫,强奸,贩毒,等危害国家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死刑。
    另外,法律还规定了死刑执行的限制:
    1.适用条件限制。刑法第48条第1款:“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是犯罪的性质极其严重、犯罪的情节极其严重、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极其严重的统一。
    2.适用对象限制。刑法第49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典第49条增加1款作为第2款: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3.适用犯罪性质限制。《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
    4.适用程序限制。刑法第48条第2款:“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5.执行制度限制。刑法第48条第1款:“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以上就是关于该问题的全部回答了,您了解了吗?
    刑法典第49条增加1款作为第2款: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3.适用犯罪性质限制。
    结语
    死刑作为一种极端刑罚,是结束犯人生命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只有犯下严重罪行的人才会遭受这种刑罚。在执行死刑时,法律规定了一系列限制条件,包括罪行的严重性、被执行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刑法对于适用死刑的犯罪性质也有一定的限制。此外,死刑的执行需要经过法院的核准,并可以宣告缓期执行。以上是对该问题的简要回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3: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