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欺诈手段概述
释义
    劳动合同欺诈的方式包括: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收取财物后逃匿;以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先履行合同名义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其他。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欺诈的方式包括: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后逃匿;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劳动合同名义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其他。
    拓展延伸
    揭示劳动合同欺诈的常见手段
    劳动合同欺诈是指在劳动关系中,雇主或雇员以欺骗、虚假陈述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故意违反劳动合同的内容或法律规定,达到欺诈目的的行为。常见的劳动合同欺诈手段包括:虚假招聘、违法变更劳动合同、恶意拖欠工资、偷税漏税、强迫加班、违法解雇等。虚假招聘是指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或虚假面试来欺骗求职者,达到非法目的。违法变更劳动合同是指雇主在未经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擅自修改劳动合同的内容。恶意拖欠工资是指雇主无故拖延支付工资或不按时支付工资。偷税漏税是指雇主通过虚报、隐瞒或其他手段逃避纳税义务。强迫加班是指雇主以各种借口或威胁方式强迫员工超过法定工作时间加班。违法解雇是指雇主在没有合法事由或程序的情况下,无故解雇员工。劳动合同欺诈严重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和严肃处理。
    结语
    劳动合同欺诈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违反法律规定,应予以严肃处理。欺诈手段包括虚假招聘、违法变更合同、恶意拖欠工资、偷税漏税、强迫加班和违法解雇等。这些行为对劳动者造成严重伤害,需要引起广泛关注。我们应加强法律监管,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