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走私属于犯罪行为,严重者可能被判处刑罚,并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同时,走私行为也会受到行政制裁,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经济制裁措施。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有下列走私行为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走私普通物品,价值数额较大的;(二)走私禁止进出口的物品或者限制进出口的物品;(三)以虚假报关、假冒进出口货物名称、数量等方式进行的走私活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六十六条:对违反本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加工、储存、使用或者非法转让、转移、抵押、变卖、隐匿海关监管物品的单位和个人,海关应当依照本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3.《出口入境货物检验法》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商检机构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以暂扣或者吊销检验检疫证书、证明文件:(一)未经检验检疫,擅自运输、出口、销售或者使用货物的;(二)未经检验检疫,擅自购买或者接收货物的。 综上所述,走私犯罪行为被发现后,除了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外,还会受到行政制裁,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经济制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