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中的两大原则" |
释义 | 无罪推定与疑罪从无是刑事诉讼中的两个原则,前者是假定无罪的态度,后者是有利于被告的推定方法。无罪推定旨在防范错案和保持客观中立,而疑罪从无则追求宁可放纵犯罪也不能冤枉无辜。然而,我国尚未确立无罪推定制度,仅规定在判决前不能认定为有罪。这两个原则虽相似,实际上存在差别,即不仅不能认定为有罪,也不能推定为无罪。 法律分析 无罪推定是一种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和精神,较为抽象,适用于判决前的各个诉讼阶段,是一种假定,是一种态度;而疑罪从无则是一个操作性的原则,很具体,主要适用于事实存在疑问的情况下,是一种解决方法;无罪推定是判决确定有罪前,推定为无罪,主要作用是防范错案,并防止司法人员先入为主,事实上就是要求要客观中立的办案;而疑罪从无是在具体事实搞不清楚的情况下,做有利于被告人的推定,即视为没有发生过这种事实,事实上就是要求宁可放纵犯罪,也不能冤枉无辜。但严格说来,我国还没有确立无罪推定制度,因为无罪推定的含义是被判定为有最前,推定为无罪,而我国仅仅在刑诉法总则中表述为,法院统一判决前,不能认定为有罪。一个是推定为无罪,一个是不能认定为有罪,看似相同,实则差别不小。不能认定为有罪,事实上,还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也不能推定为无罪。 拓展延伸 探索法律中的两大原则:权利与责任 法律中的两大原则,即权利与责任,是法律体系的核心。权利是指个体在法律框架下享有的自由和保障,包括人权、财产权等。责任则是指个体在行为中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和义务。这两大原则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保证了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权利的行使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不侵犯他人权利;而责任的承担则要求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法律中平衡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公正,促进个体的自由与责任意识的发展。 结语 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是刑事诉讼中的两个重要原则,虽然在表述上有细微差别,但都体现了客观中立和保护人权的精神。无罪推定强调在判决前将被告推定为无罪,以防止冤错案件的发生;而疑罪从无则是在事实存在疑问时,将被告视为无罪,以保护无辜者的权益。权利与责任是法律体系的核心,平衡二者的关系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同时对行为负责,是个体自由与责任意识的体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