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金融业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持续居高
释义
    《2017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2009年以来,金融行业风险指数跌宕起伏,但整体呈下降趋势。2016年金融行业风险指数达到29.608,虽然较2015年有所下降,但在整体行业中仍属于高法律风险行业,在46个行业中排名高风险第4位。
    11月12日,法制日报社和中国政法大学企业法务管理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发布了上述报告。
    证券业法律风险指数大幅攀升
    《报告》指出,造成金融业法律风险居于高位的主要原因,是得分较高的违规次数和诉讼次数。2016年,金融业上市公司的违规次数和诉讼次数指标得分,分别比上市公司整体均值高出了近7倍和4倍。
    从金融行业的细分行业来看,导致2016年金融业法律风险指数下降的因素,主要是银行业风险指数的下降。该指数由2015年的32.828下降至25.745,下降了7.083,其对整个金融业风险指数下降的贡献率更是达690.53%。
    银行业风险下降的主导因素是行业整体诉讼次数的下降。数据显示,2015年上市银行中,共计有16家银行诉讼次数达到28578件,而2016年,则共计有24家18035件,下降了36.9%。
    不过,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到,证券业对2016年对金融业法律风险指数的下降,产生最高的负贡献率。2016年,证券业风险指数由2015年的29.684上升到33.822,上升了4.138。
    《报告》称,2016年以来,证监会监管及政策范围更加广泛,监管更加严格是驱动证券业风险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
    据证监会披露,2016年证监会共对138件证券业案件作出处罚,作出行政处罚书218份,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1%。先后有13家券商受到了证监会处罚,其中兴业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和方正证券受到了高达2亿元的重罚。
    经纪业务和信息披露违规占比高
    《报告》详细分析了金融行业违规特点。《报告》指出,据统计,2016年金融行业共计139次违规记录,从违规领域来看,主要包括经纪业务、信息披露、做市业务、证券承销与发行、公司治理以及财务顾问等。其中,经纪业务和信息披露两个领域的违规,占到金融行业整体的44.61%。
    课题组研究发现,2016年,证券业一级违规领域主要分布在经纪业务,占比达29.7%,占金融行业总体的83.4%。其次是做市业务管理、信息披露、推荐业务、上报监管、证券承销与发行等几大领域。
    二级违规领域主要集中在有效履职,占比达到30.69%。其次是内控管理、投资者管理、信息报告、代销管理、客户账户管理等几大领域。
    《报告》称,2016年证券业有效履职领域违规主要体现在证券承销与发行、推荐业务、财务顾问、做市业务管理等领域。
    如在证券承销与发行领域,2016年8月,“欺诈发行退市第一股”欣泰电气在证监会的责令下退出A股,兴业证券作为主承销商,未审慎核查公开发行募集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未按规定履行职责受到中国证监会5378万元的处罚,相关责任人受到警告、证券市场禁入及罚款的处罚;2016年西南证券因在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中未按规定履行职责、关键核查程序缺失,受到中国证监会3000万元的处罚,相关责任人受到警告及罚款。《报告》建议,未来券商应更加关注自身尽职履责方面的风险隐患。
    2016年金融行业违规领域除占大比例的经纪业务领域外,还有信息披露领域,信息披露违规中主要分布在持股比例、资产重组、关联交易、财务报告等几大方面。
    此外,上报监管和公司治理也是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关注的重点领域。其中,上报监管违规主要是上市公司未尽报告义务导致违规,2016年,国元证券(000728)、方正证券(601901)等五家上市公司披露由于未尽报告义务,接受了证监会及各地方监管局的整改通知和处罚。
    公司治理违规主要体现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未能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主要分布于董事会、董监高管理领域。如2016年长江证券原党委
    
     该内容由 梁勤栓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8: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