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是指在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损伤、疾病。工伤事故是指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因工受伤、致残和死亡的事件。发生工伤事故造成残疾的,应当根据残疾程度给予工伤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 第九条 已确认的工伤事故造成职工的丧失劳动能力,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发给伤残津贴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违反国家规定,不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劳动者劳动安全和健康的;(二)违反国家规定,强令劳动者从事危及生命安全的劳动的;(三)故意伤害劳动者的。 3.《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条 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因为受害人的死亡造成的死亡赔偿金等损失。 总之,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受到工伤事故致残的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同时应承担因责任事故造成的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