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提出诉讼所需文件清单 |
释义 | 起诉需提供起诉状、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和证据材料。起诉流程包括立案、送达传票、开庭陈述、判决签字、生效及强制执行。起诉应满足原告与被告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符合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 法律分析 起诉一个人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起诉状一份,并且按照被告人数提供相应的副本,起诉状正本和副本均必须提供原件,原告为个人的必须亲笔在具状人一栏中签名,原告为单位的,由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签名并且加盖单位公章; 2、原、被告的身份证明,原告为个人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必要时提供原告户籍证明,被告为个人的,提供其户籍证明或者暂住证明;原告为单位的,提供其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被告为单位的,提供其工商登记证明; 3、公民本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负责人不能亲自参加诉讼活动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受委托人不是律师的,提供受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4、提供下列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并按照顺序编号;列出证据清单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出简要说明:证明原告诉权的证据、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起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证据、证明原告所诉事实、理由存在的证据、其他可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证据。 一、起诉流程具体如下: 1、写好诉状,拿条子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和一张1寸照片去当地法院立案; 2、立案后看自己的案子归哪个审判庭管,然后给被告送达开庭传票; 3、开庭,在法庭上各自陈述事实和理由; 4、法院经过审理后下达判决书让双方签字领取; 5、领取后15日内都没有上诉的话判决就生效; 6、判决书中会规定生效后几日内让被告支付欠款,如果到时候被告不支付的话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直到得到自己该得的款项。 二、起诉应符合的条件有以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总之,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法院受理案件后,在一定时间内会进行审理。 结语 起诉一个人需要提供起诉状、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和证据材料。起诉流程包括立案、送达传票、开庭陈述、判决签字、生效和强制执行。起诉应满足原告与案件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法院管辖等条件。律师将协助起诉人准备材料、提供法律意见,并在审理过程中提供支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六条当事人提出起诉、自诉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起诉人、自诉人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起诉人、自诉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提交营业执照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提供组织机构代码的,应当提供组织机构被注销的情况说明; (二)委托起诉或者代为告诉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代为告诉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三)具体明确的足以使被告或者被告人与他人相区别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 (四)起诉状原本和与被告或者被告人及其他当事人人数相符的副本; (五)与诉请相关的证据或者证明材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