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在背后议论别人一般是不犯法的,但是如果这种“背后非议”行为,已经严重侵犯当事人的名义,那么就属于违法行为。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当事人可以选择报警。我国法律将名誉权作为公民的一条重要人身权加以规定。 构成诽谤的条件有哪些?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在我国,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