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税款应该怎样缴纳? |
释义 | (一)、报核缴。即纳税人把已经算出的应纳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填发缴款书,交由纳税单位向银行纳税的一种征收方式。 (二)、查定征收。即对生产不固定、账务不健全的纳税单位,由税务机关依据其生产设备、从业人员和正常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其产值的应税产品查定产量和销售额(或对其经营项目查定营业额和利润额),依率计征的一种征收方式。 (三)、定期定额征收。即对一些营业额和所得收入难以准确计算的个体工商户,经过自行申报,由税务机关核定一定时期的营业额和所得税附征率,实行营业税或增值税和所得税合并征收的一种方式。 (四)、代征。即税务机关委托某些单位或个人代为征收税款的一种方式。 一般纳税人怎么算税法 一般纳税人实行凭票抵扣,即可以用购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抵扣凭证抵扣销售货物的销项税款,按照进项与销项的差额征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则不存在抵扣税款问题,直接用销售额乘以征收率,得出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03*3% 以题中数据为例,分别计算你的应纳税额 (一)一般纳税人 进项税额=12000/1.17*17%=1743.59 销项税额=16000/1.17*17%=2324.79 应纳税额=2324.79-1743.59=581.7 (二)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16000/1.03*3%=466.02 一般纳税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增值税,即增值额越大,承担的税收越多,多赚钱多纳税,少赚钱少纳税,不赚钱不纳税;而小规模纳税人是按照征收率计算的,无论是否赚钱,赚多少钱都得交税,不利于商品的流通。 法律依据: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