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个人信息罪的法律规定 |
释义 |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严重情形包括: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知道他人利用信息实施犯罪、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大量信息、违法所得超过5000元、出售或提供在职责或服务中获取的信息超过一半以上、曾因侵犯信息受过处罚且再次违法、其他严重情节。根据情节轻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及其在侵犯个人信息罪中的应用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是指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旨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在侵犯个人信息罪中,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定义、收集、处理和使用的规则,以及违反这些规定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和法律后果。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还设立了相关的机构和机制,用于监督和执行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它为受侵犯个人信息罪的个人提供了法律救济途径,同时也对侵犯个人信息罪的行为者进行了限制和打击。通过合理的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结语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至关重要。侵犯个人信息罪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者将面临刑事处罚。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不仅规范了个人信息的处理和使用,还设立了监督和制裁机制,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信息环境,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使用和保护。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