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产分割诉讼时效的规定 |
释义 | 遗产财产分割诉讼时效规定及继承权放弃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遗产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必须是本人作出表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并在遗产分割前作出放弃。放弃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必须以法定方式作出,包括书面或口头表示,或通过其他充分证据证明。 法律分析 一、对遗产财产分割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1、对遗产财产分割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当事人因遗产财产分割产生纠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且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继承权放弃的 1、必需是继承人本人作出放弃的表示,他人包括继承人的监护人都无权放弃。 2、继承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3、放弃继承权须在特定时间作出。《民法典》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权须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表示。遗产分割后,遗产已经变成继承人的财产,此时放弃的是所有权而不是继承权。 4、继承人放弃继承不得损害他人利益。比如,放弃继承权致使其不能履行法定的抚养、扶养、赡养义务,或其他债务履行的,放弃无效。 5、放弃继承权须以法定方式作出。在诉讼前放弃的,须以书面方式向其他继承人表示,用口头表示,本人承认,或有其他充分证据证明的,也应当认为有效;在诉讼中,继承人口头向法院表示放弃的,继承人在笔录中签名,该放弃也有效。 结语 继承财产分割诉讼时效规定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8条,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但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继承人放弃继承权需个人表明,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并在遗产分割前作出表示。放弃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必须以法定方式作出,包括书面或口头表示,或其他充分证据证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三条 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二条 遗嘱方式,符合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遗嘱行为地法律的,遗嘱均为成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