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依据我国《刑法》第四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从重处罚。 第四百五十一条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一、战时违抗命令罪是指什么 战时违抗命令罪是指士兵在战时故意违抗上级命令,对作战造成伤害的行为。战时必须发生行为,平时违反上级命令的行为不构成本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军队接受战斗任务或者突然被敌人攻击时,军队执行戒严任务时以战时论。必须有违反作战命令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拒绝执行作战命令,二、拖延或迟于执行作战命令,三、执行不符合作战命令的行为。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逃离部队罪既遂最少判几年? 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有依照法律服兵役的军人,必须严格遵守兵役法规,履行兵役义务,不得私自逃离部队,否则,便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就构成本罪。逃离部队罪是指军人故意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逃离部队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逃离部队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性事件时,以战时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