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本规定中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况是什么? |
释义 | (一)企业未批先建、验收手续不完备、未办理相关手续或未按照“三同时”要求建设环保设施,但未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且违法企业自行采取实施关停或者实施停止建设、停止生产等措施及时纠正的; (二)建设项目未依法备案环境影响登记表,经责令改正后于5个工作日内按要求完成备案的; (三)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未及时公开或公开内容不全,首次发现并能够按要求及时完成整改的(不含公开内容弄虚作假行为); (四)因突发故障等非故意因素导致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24小时内及时报告并采取停、限产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且日均值未超标或者污染物浓度未超标的; (五)违法行为持续时间短、污染小且及时完成整改,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包括: 1.超标排放污染物,常规污染物单因子超标倍数≤0.1倍或者5≤PH6或者9; 2.不规范贮存危险废物、首次发现、数量小于0.01吨,经现场检查指出后立即改正,且未污染外环境的; 3.未设置或未规范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等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行为,首次发现并经现场检查指出后及时改正的; 4.未密闭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或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首次发现,未造成明显环境污染后果,经责令限期改正后及时完成整改的; 5.不正常使用焊烟收集处理设施,首次发现,焊机不超2台,经现场检查指出后及时整改的; 6.污染防治设施检修前,已向生态环境部门上报检修计划,但因特殊生产工艺或生产安全等原因,主要生产设施无法停产,已采取其他必要减排控制措施,检修期间污染物排放超标1倍以内(含1倍)的; (六)其他违法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具体适用情况,应当严格基于实际的违法事实后果来进行处理。特别地,不同污染程度的环境违法行为所认定的处罚标准和方式是不同的,有权机关应当根据相关事实和法律规范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