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承租人有哪些义务 1、 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对租赁物的使用方法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 2、 承租人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耗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3、 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未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4、 出租人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承租人有什么权利 1 、在 租赁合同 的约定期限内取得房屋使用权。在此期间,即使房屋所有权转让,承租人仍然享有这一权利。承租住宅用房的承租人,如果在租赁期限内死亡,其共同居住 2 年以上的家庭成员可以继续承租。 2 、按租赁合同的规定,要求出租人及时修缮房屋。住宅用房的自然损坏,一般应当由出租人负责修复。非住宅用房的维修,按双方在租赁合同中的约定处理。 3 、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承租房屋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租给他人。转租时的租金可以高出原承租的租金,转租人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4 、出租人如出卖房屋,应提前 3 个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 5 、在租赁期限内,承租的住宅用房因国家建设需要拆迁,承租人有获得安置的权利。 三、承租人在房屋租赁期限要注意什么 1 、按期交纳房租,如拖欠租金,应当向出租人支付 违约金 。 2 、按照房屋的性能合理地使用承租的房屋,不能擅自拆、改房屋及其装修、设备、附属设施,如果确实需要变动的,应当事先征得出租人同意,并就此签订书面合同。因承租人的过错造成房屋损坏的,因负赔偿或修复的责任。 3 、应当遵守当地人民政府对于出租房屋的管理规定。 以上就是关于 承租人有哪些义务 的相关介绍,承租人在租赁房屋期间要按照规定来及时的交纳房租,同时更要注意合理的使用承租的房屋,不要擅自的进行改装或者是装修。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百一十条 承租人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耗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