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责任减轻与免除如何规定 |
释义 | 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以存在法律责任为前提。包括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和立功免责、补救免责以及协议或议定免责。这些免责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减轻或免除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但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例如,时效免责指法律规定违法者在其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不再承担强制性、惩罚性的法律责任;不诉免责指法律规定只要当事人不告,国家就不会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就是通常所说的免责。免责以存在法律责任为前提,(单选)是指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是由于某些法律的规定,违法者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实践中,免责的条件和情况: (1)时效免责。即法律规定违法者在其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不再承担强制性、惩罚性的法律责任。如刑法中的已过追诉时效(如:死刑20年)和民法中的已过诉讼时效(一般时效两年,人身伤害时效一年),都属于时效免责的情况。 (2)不诉免责。即法律规定只要当事人不告,国家就不会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如刑法中规定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就属于不诉免责的情况。刑法中除小部分不告不理之外都是必须追究的。但是,民法是不告不理的。 (3)自首和立功免责。即刑法规定犯罪者在犯罪后有自首和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补救免责。即法律规定违法者在造成一定损害后,在有关国家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或应当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其法律责任。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 (5)协议或议定免责。即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协商同意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这种免责仅适用于民事活动。 拓展延伸 法律责任免除的具体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 免责条款: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承担责任。例如,在运输合同中,如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损,运输公司可以免除责任。 2. 独立责任:某些法律规定某些责任只能由一方承担。例如,侵权行为只能由被侵权人承担。 3. 减轻责任:法律规定某些责任可以由一方部分承担。例如,在某些交通事故中,车辆所有人可以减轻责任,因为并非他方过错。 4. 免除责任:法律规定某些责任完全由一方承担。例如,在一些人身伤害案件中,受伤者可以免除责任,因为对方没有过错。 5. 抗辩:在某些案件中,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辩,即免除自己的责任。例如,在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可以提出自己已经履行了合同义务,因此不应承担责任。 以上是法律责任免除的具体方式,不同的法律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免责是指虽然违法者违反了法律并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由于某些法律规定,违法者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实践中,免责的条件和情况包括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和立功免责、补救免责以及协议或议定免责。这些免责条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免除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二条 本解释所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职工平均工资',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 "'上一年度',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统计年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