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满意的头发,能否要求理发店赔偿? |
释义 | 发廊纠纷中的赔偿问题及法律解读。根据法律精神,只要造成一定损失,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普通商品问题一般双倍赔偿,但涉及人身损害则无限制。然而,取证难是该类案件的挑战,因服务行业一般无书面约定,消费者很难证明损害程度。消委会通常不受理此类案件。调解是常见解决方式,赔偿额度无固定标准。建议消费前保留证据,如头发状态,以便起诉。消费者和商家应建立互信环境,商家应适当让步赔偿,消费者应自觉承担风险。 法律分析 案情简介: 日前,一位女子到发廊做头发,因对美发效果不满,索要数千至1万元赔偿,并经工商调解不成,进而大闹发廊骚扰店主,并惊动了警方。警方介入耐心做工作,消费者在警方及工商见证后,接受店主提出的赔偿方案,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法律解读: 只要是给当事人造成一定损失的,就可以告。普通商品如果出现问题要退换的话,其赔偿额度一般是双倍赔偿。但是如果涉及到人身损害的问题,赔多少都没有问题。头发具有两种功能,美的功能和身体功能,从功能性损坏的角度来讲头发的价值是很高的。从美的角度来讲的话,可能就没办法取证,很难证明这个美是否受到损害以及受到何种程度的损害。从法律精神来看,无损害就不谈赔偿。 但此类案件的问题就在于取证上比较难。由于**美发对个人技术水平和操作有很高的要求,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偏差失误。而服务行业一般不会在事先做出书面的约定,对于因此产生的纠纷则面临着取证难的问题。所以消委会对于此类纠纷案件一般不予受理。由于双方在消费行为发生之前没有一个书面协议,头上的约定以及消费收据只能说明她在那做过头发,但是不能说明头发受损的原因完全在于美发店。更常见的做法是进行调解让双方进行私下调解,尽可能的让美发店做出适当赔偿。而对于赔偿金额的额度,暂时还没有一定的标准,一般是退还原来的消费金额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再加一点小额赔偿。出现此类纠纷时,最好是双方之间进行协商解决,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再通过诉讼的途径来解决。 所以如果需要起诉的话,在做发型前保留证据,是非常有利的,比如做发型前的头发状态,留下几根完好的头发,做完发型后的头发是否受损的检测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二条:“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第二十三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就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负责处理,支持消费者对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害向人民法院起诉。” 消费者和商家应该努力营造出一个互信互让的消费环境。在出现消费纠纷时,商家应该做出适当让步并做出相应赔偿,自觉进行业内自律。而消费者在进行消费行为前也要注意事先掌握一定的知识,当没有达到预期期望时也要敢于承担风险。 结语 在这起发廊索赔纠纷中,警方和工商部门的介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耐心的工作,双方最终化干戈为玉帛。法律上,只要给当事人造成一定损失,就可以提起诉讼。虽然美发纠纷的取证较为困难,但消费者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如发型前后的状态,以便在需要起诉时提供证明。双方应该在消费过程中建立互信互让的环境,商家应该自觉进行自律,并在出现纠纷时做出适当让步和赔偿。消费者也应该在消费前了解相关知识,并敢于承担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四章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第三十三条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抽查检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检验结果。 有关行政部门发现并认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责令经营者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经营者的价格行为第八条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经营者的价格行为第七条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