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如何防范假货?
释义
    卖假货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保障权。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取知识权、受尊重权和监督权等多项权利。当消费者权益受损时,可以通过消费者热线投诉或向法院起诉维权。
    法律分析
    一、卖假货是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
    卖假货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保障权。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二、消费者有哪些权利
    (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得到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获取知识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受尊重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买东西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每样东西都是由物价局进行控制的,任何人不可以哄抬物价,否则会受到行政处罚。消费者的权益在受到伤害时,可以打消费者热线进行投诉,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进行起诉。
    结语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法律的底线,卖假货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消费者保障权。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欺诈商品或服务应按消费者要求赔偿双倍损失。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取知识权、受尊重权和监督权。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热线或向法院起诉维权。物价局对物价进行控制,任何哄抬物价行为都将受到行政处罚。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任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六条 经营者销售进口商品、收购出口商品,应当遵守本章的有关规定,维护国内市场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五条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生产、销售、进口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处,记入信用记录,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公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7: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