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购名牌手表成假货,求解决办法。 |
释义 | 网购名牌手表是假货怎么办?可先与商家协商退换,如无结果可请求消协调解,仍不行可向法院起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通过协商、调解、投诉、仲裁或诉讼解决争议。如何投诉网购次货假货情况?可采取以上途径解决。 法律分析 一、网购名牌手表,收货后发现是假货,怎么办 1、网购名牌手表,收货后却发现是假货的,消费者可以先与商家进行协商,要求其承担更换或退货义务,如果协商不成的,消费者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如果以上方式都行不通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网上购物出现次货假货的情况如何投诉 拓展延伸 揭示网购陷阱:如何识别和应对假货风险 在网购中,识别和应对假货风险至关重要。首先,要仔细研究商品信息,包括品牌、型号、价格等。比较多个平台的价格和评价,以确保购买的手表符合市场行情。其次,选择信誉度高的卖家或平台,查看其评价和退换货政策。在收到商品后,仔细检查包装和商品本身,如有任何瑕疵或不符合预期,立即联系卖家并要求退货或退款。同时,保留所有相关证据,如购买记录、聊天记录等,以备日后维权。如果遭遇假货问题,可以向相关消费者保护组织或法律机构寻求帮助。谨慎选择、及时反应,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网购假货风险。 结语 在网购中,如果收到的名牌手表是假货,消费者可以先与商家协商,要求其承担更换或退货义务。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请求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多种途径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在网购中,要注意识别和应对假货风险,选择信誉度高的卖家或平台,仔细检查商品并保留相关证据。如遇假货问题,可以寻求消费者保护组织或法律机构的帮助,谨慎选择、及时反应,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网购假货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三条 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 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七条 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