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郑州教师资格认定办理需要什么要求
释义
    本文介绍了郑州市教师资格认定所需满足的要求和相应的法律依据。申请人需要满足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普通话条件和体检条件。其中,申请人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并且普通话水平需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此外,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
    法律分析
    1. 在郑州市具有中国国籍、拥有郑州市有效期内居住证的中国公民,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才能进行教师资格认定。
    2、思想品德条件。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能够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3、学历条件。应当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申请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5.申请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4、普通话条件,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含)以上标准,其中申请语文教师资格和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资格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二级甲等(含)以上水平,申请普通话语音教师资格的普通话应当达到一级水平。
    5、体检条件。符合《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可从河南省教师资格网(jszg.haed.gov.cn)查询)。
    二、郑州教师资格认定办理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主席令第15号,2009年8月27日予以修改)
    第十三条: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认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
    2、《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令第188号)
    第十三条: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认定。
    拓展延伸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认定管理办法》的规定,教师资格认定是教育行政部门对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的过程。申请人需要提交符合要求的申请材料,并经过相应的考试和审查,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具体来说,教师资格认定要求申请人需具备相应的学历、专业和技能,同时需要通过相应的考试,包括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职业能力测试等,以证明其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此外,申请人还需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表现,遵守宪法和法律,身心健康。
    教师资格认定是保障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教育行政部门将不予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对于弄虚作假、违规舞弊等行为,教育行政部门还将依法进行查处。
    综上所述,教师资格认定是保障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申请人需要遵守相关规定,提交符合要求的申请材料,并通过相应的考试,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三章 学 校 第二十一条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二章 学 生 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修正):第三章 资格和任用 第十条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