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受赠人接受赠与有时间限制么 |
释义 | 赠与合同的相关规定包括:赠与人在接受赠与时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受赠人必须在知道受赠后两个月内做出表示。如果受赠人没有表示,就视为他/她放弃了。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赠与合同需要受赠人明确表示接受赠与后才能成立,且受赠人应当以 法律分析 一、在接受赠与时,受赠人有什么时间限制吗? 遗赠遗产时,受赠人必须在知道受赠后两个月内做出表示,如果受赠人没有表示,就视为他/她放弃了。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受赠人可否不接受赠予 赠与合同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因此,受赠人可不接受赠与,受赠人不接受赠与的,赠与合同即不成立。赠与合同需要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后才能成立。且受赠人应当以书面形式明确表示接受赠与,消极沉默不产生接受赠与的法律效果。受赠人接受赠与的,赠与合同自受赠人接受赠与之日起生效。受赠人拒绝履行有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在附义务的赠与中,受赠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其义务,否则赠与人有权撤销对其的赠与。 三、受赠人死亡如何撤销赠与合同 赠与合同想要撤销必须要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而且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是不能撤销的。赠与人去世后,并不影响赠与合同的履行,受赠人可以按赠与合同的约定占有赠与的财产。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赠与合同想要撤销必须要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而且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是不能撤销的。 拓展延伸 赠与合同是指出让人将其财产权利转移受赠人,受赠人接受赠与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合同。赠与合同中受赠人的权利包括以下几点: 1. 取得赠与财产的所有权:受赠人可以依法取得赠与财产的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 2. 享有赠与财产的收益权:受赠人可以享有赠与财产的收益权,包括利息、股息、红利等权利。 3. 享有赠与财产的处分权:受赠人可以享有赠与财产的处分权,包括出售、抵押、转让等权利。 4. 享有赠与财产的抗辩权:受赠人可以享有赠与财产的抗辩权,包括对抗第三人的权利。 5. 享有赠与合同的解除权:受赠人可以享有赠与合同的解除权,包括提前解除、拒绝接受等权利。 赠与合同中受赠人的权利是多方面的,包括所有权、收益权、处分权、抗辩权和解除权等。这些权利的实现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受赠人违反相关规定,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在赠与合同中,受赠人应该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了解其权利和义务,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 结语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随时撤销赠与合同,但如果受赠人已经接受了赠与,赠与合同即发生法律效力。因此,受赠人可不接受赠与,但接受赠与后,赠与合同即生效。赠与合同想要撤销必须要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而且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是不能撤销的。赠与人去世后,并不影响赠与合同的履行,受赠人可以按赠与合同的约定占有赠与的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二百三十条 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