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开发商发布的宣传广告与实际不符的要承担责任吗? |
释义 | 售楼广告和宣传资料仅为吸引买房人,开发商不承担兑现责任,除非对房屋价格和购房人产生重大影响。根据我国法律,虚假广告涉及商品或服务不存在、信息不符实、使用虚构材料、虚假效果或其他欺骗消费者的情形。 法律分析 售楼广告和宣传资料仅仅是开发商为了吸引买房人而做的一种宣传,如果广告上的宣传内容没有写入合同中即使将来这些宣传没有兑现,开发商一般也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但是对房屋价格以及购房人是否买房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除外。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 (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 (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 (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 (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 (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开发商虚假宣传:消费者权益如何维护? 消费者在面临开发商虚假宣传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消费者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宣传材料、广告内容等,以证明开发商的虚假宣传行为。其次,消费者可以向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或法律部门投诉,寻求帮助和支持。此外,消费者还可以考虑与开发商协商解决争议,寻求赔偿或退款等方式。在未来,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选择有信誉和口碑良好的开发商合作,同时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购房者在选择房产时,应当理性对待售楼广告和宣传资料。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虚假广告是指存在虚假或引人误解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广告。开发商在广告中所宣传的内容如果未写入合同,一般情况下不会承担责任。但是,对房屋价格以及购房人购房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除外。购房者应当明智选择,谨防虚假广告的误导。 法律依据 《广告法》第二十八条 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 (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 (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 (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 (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 (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