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摆脱家庭限制的方法
释义
    如何解除亲子关系:根据法律规定,自认无法解除有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对于领养关系,可以通过协议或诉讼解除,并在民政部门或法院登记解除收养关系。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无法自行解除,父母和子女始终保持权利与义务。这样的法律保障旨在维护公序良俗。
    法律分析
    一、怎么去申请脱离父母关系:
    父母关系包括医学上的生理关系和法律上的关系,一般情况来讲,一旦孩子出生就以为有了父母关系,但若是领养的或者以其他方式建立起来的父子关系,就要从法律规定的时间来计算了,那么在法律上如何断绝父子关系呢?
    (一)有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
    1、从法律角度上,亲子关系不能自认而解除。我国关于自认的规定集中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条,其第一款为:“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分关系的案件除外。”该款明确规定有关身份关系的案件追求客观真实而不适用自认。身份关系的案件包括婚姻关系案件和亲子关系案件两类。
    因此,即使父母和子女双方均有意断绝关系,法定的亲子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并不因为协议而解除。对于这类请求,法院也不会受理。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任何时候,父母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或者子女因为丧失全部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而需要监护人时,亲生父母始终处于第一顺位。
    (二)若是属于收养的情形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条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
    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持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收养登记证和解除收养关系的书面协议,共同到被收养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诉讼解除收养关系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决定是否解除收养关系,在法院判决解除收养关系后,当事人再去被收养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
    对于领养关系构成的亲子关系,由于没有天然的血缘联系,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除,解除后原本的被收养人不再对原收养人负有赡养的义务。但对于有天然血缘的亲子来说,法律强制保障其中的权利与义务,以防止有违公序良俗的行为出现。
    结语
    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收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法律关系不可自行解除。对于血缘关系,法院不受理解除请求,父母与子女始终保持赡养义务。而对于收养关系,可以通过协议解除或向法院起诉解除,并在民政部门或法院登记。法律保障亲子关系的权益与义务,以维护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条 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
    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零九条 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