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忘了交社保怎么办 |
释义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违反法律规定的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或者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也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单位未缴纳社保。总之,劳动者在这些情况下享有解除劳动合同和要求经济补偿的权利。 法律分析 单位没交社保,劳动者可以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单位社保缴纳失误引发的法律责任与解决途径 单位社保缴纳失误可能涉及多方面的法律责任和解决途径。首先,单位未及时缴纳社保可能导致员工权益受损,侵害其享有的社会保障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通过与单位协商解决,要求单位补缴社保费用,并可能寻求法律救济,如向劳动仲裁部门或法院提起诉讼。其次,单位未缴纳社保也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如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法律责任。此时,单位应及时纠正错误,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积极配合调查,承担相应责任。综上所述,单位社保缴纳失误引发的法律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途径,以保障员工权益和维护法律秩序。 结语 单位未缴纳社保可能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但劳动者有多种解决途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也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单位未缴纳社保还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面临行政处罚或法律责任。因此,单位应及时纠正错误,与相关部门沟通,并承担相应责任,以保障员工权益和维护法律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