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嘱赠与是否还有意义? |
释义 | 老人赠予个人合法财产,且内容合法,不涉及欺诈、串通、掩盖非法目的、损害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规定等无效情形,即为有效。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满足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公序良俗。 法律分析 如果赠予涉及的财产属于老人个人合法财产,而且内容是合法的,没有以下的无效情形的就是有效的。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拓展延伸 遗嘱赠与的法律效力与争议 遗嘱赠与作为一种财产转移方式,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效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根据法律规定,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遗嘱赠与才能被认可为有效,包括遗嘱的书写形式、签署人的行为能力等。然而,由于遗嘱赠与涉及到财产的转移,往往会引发亲属之间的争议。争议的主要原因包括遗嘱的真实性、签署人的意愿是否被尊重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的合法性等。因此,遗嘱赠与的法律效力与争议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审慎处理的问题,既需要保护遗嘱赠与人的意愿,又需要确保亲属之间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遗嘱赠与作为财产转移方式,需满足法律规定,方可有效。在遗嘱的书写、签署人行为能力等方面,需符合规定。然而,遗嘱赠与往往引发争议,如真实性、意愿尊重及合法性等。保护遗嘱赠与人意愿,维护亲属合法权益,需深入研究并审慎处理。遗嘱赠与的法律效力与争议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确保公正与合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继承第三十三条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继承第三十一条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