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结婚彩礼什么意思 |
释义 | 彩礼是中国古代婚姻习俗之一,男方家向女方家赠送的礼金及礼物。现在彩礼变成了可观的“嫁妆”,但实际意义已经大打折扣。彩礼包括购置新房所用的首付款、购置汽车所需的全部费用、装修费用、家电家具费用等等。不同地区的彩礼习俗有所不同,但都包括“六礼”和彩礼取回的规定。彩礼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钱财,而是变成了可观的“嫁妆”。 法律分析 彩礼是中国古代婚姻习俗之一,一般为结婚时男方家向女方家赠送的礼金及礼物,也有男方直接给钱给女方家长或男方父母,极少部分是男方自己出钱买房子和车子。在这种情况下,女方会收到购置新房所用的首付款、购置汽车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上牌费)、以及装修费用、家电家具费用等等。现在,彩礼不再局限于钱财,而是变成了可观的“嫁妆”。然而,其实际意义已经大打折扣。有些地区的风俗是“万紫千红一片绿”,指的是1万张五元纸币和1000张百元钞票,且这两样东西必须是崭新的。彩礼还有“三斤三两”的说法,即“三斤”指的是一百张百元钞票,“三两”则是一千张百元钞票。此外,“六礼”通常被理解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虽然各地对“六礼”表述略有差异,但基本都属于第一,是双方谈妥的彩礼。第二,由男方或者其他人交给女方父母,以便女方家庭给女儿陪嫁的礼物。第三,结婚后,男方将原来给予的彩礼用作夫妻共同生活的花销。因为男方将彩礼给予女方家庭,所以男方没有权利支配该笔资金,只能用于日常开支。第四,如果男方未与女方完成婚礼仪式,那么男方将该笔彩礼取回。因为结婚仪式已经举行过了,女方已经完全拥有了这份财产。彩礼,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聘财等。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这一封建婚姻陋俗,但在民间仍流传。 2、给女方钱财: 3、聘礼 4、订婚礼 5、结婚礼 6、贺礼 7、礼品 8、压岁钱 9、生日 10、婚礼纪念 11、改口费 12、工资1 13、蜜月旅游1 14、嫁妆1 15、满月酒1 16、孩子周岁1 17、送车1 18、送房1 19、摆宴1 20、送首饰1 21、度蜜月20.生孩子2 22、出国留学2 23、离婚补偿2 24、其它。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彩礼。然而,在法律上,彩礼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然而,根据实践经验,彩礼在男女双方结婚过程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首先,彩礼可以作为夫妻间的一种表达爱慕和承诺的方式。在男女双方结婚时,彩礼的支付可以被视为一种象征性的行为,表示男方对女方未来的承诺和尊重。 其次,彩礼在传统习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彩礼是婚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体现了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也是传统社会中维系婚姻关系的物质基础。 然而,彩礼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过度的经济负担。一些男方可能会将彩礼作为一种攀比的手段,或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彩礼而采取过激的行为。因此,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呼吁适当限制彩礼的数额,避免给男女双方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困扰。 结语 彩礼是中国古代婚姻习俗之一,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演变成了可观的“嫁妆”。然而,彩礼的实际意义已经大打折扣,不再是传统婚姻习俗中那么重要。在现代社会中,彩礼的金额和形式都在不断变化,但它的存在仍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