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预备是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了吗?
释义
    本文介绍了犯罪预备的定义、表现形式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犯罪预备是指已经为犯罪制造了工具、准备好了条件,但尚未实行犯罪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和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的法律适用情况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处理,具体情况应当在充分的调查取证后,作出合法的判罚。
    法律分析
    一、犯罪预备是否已经实行了犯罪行为?
    犯罪预备是指已经为犯罪制造了工具、准备好了条件,但尚未实行犯罪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
    二、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
    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最常见的形式
    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
    (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
    (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
    (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
    (4)用以排除障碍、接近犯罪对象的物品,如翻墙爬窗用的梯子或绳索等;
    (5)用以掩护犯罪实施或者湮灭罪证的物品,如作案时戴的面罩、作案后灭迹用的化学药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复杂性可以反映出预备行为不同的危害程度。
    所谓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寻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适合于犯罪的需要。
    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这类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
    (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例如为实施入户盗窃而事先练习爬楼入窗技术
    (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
    (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
    (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
    (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追踪的计划,等等。
    我国法律上对于犯罪预备的相关情况认定是非常明确的,对于犯罪预备的法律适用情况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处理,具体情况应当在充分的调查取证后,作出合法的判罚,但对于犯罪预备的相关情况必须要结合实际来进行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拓展延伸
    犯罪预备与犯罪实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其行为的目的和程度。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而进行准备活动,例如策划、密谋或者物色工具、场所等,其行为尚未达到犯罪实行者的程度。而犯罪实行者则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人,包括实行犯罪行为和完成犯罪结果的人。因此,两者在行为目的和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预备和犯罪实行者都会受到相应的刑罚。
    结语
    犯罪预备是犯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其表现形式包括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和制造条件。犯罪工具可以包括多种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而准备犯罪工具则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寻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适合于犯罪的需要,以及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等行为。我国法律对于犯罪预备的相关情况认定是明确的,对于犯罪预备的法律适用情况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法律依据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12-26)\t第六十七条\t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12-26)\t第十二条\t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关爱、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12-26)\t第三条\t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合法权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7 1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