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假释出狱时间确定吗?
释义
    假释是被判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在一定刑期后,根据悔改表现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刑法执行制度。假释犯虽然离开监狱,但仍受假释考验期间的监督改造。假释的程序包括监狱提出建议书并提交相关材料,法院立案后公示并在两周左右假释。
    法律分析
    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刑法》执行制度。
    假释,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未执行的刑期,作为假释罪犯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假释犯罪分子有法定收监执行《刑法》的情形,将撤销假释,从假释之日起执行未执行的刑期,因此,假释犯罪分子虽然离开了监狱,但仍未完全恢复自由,在假释考验期间,接受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的监督改造。
    假释的法定程序是: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并复以下材料:
    1、罪犯评审鉴定表;
    2、罪犯奖惩表;
    3、终审法院判决书和裁定书;
    4、历年减刑裁定书复印件;
    5、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具体材料;
    6、未成年或者老残(自伤自残除外)的材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第三条,提请减刑假释人民法院在立案后五日内上网公示。法院公示后两周左右可假释。
    拓展延伸
    假释申请的审理时间会延长吗?
    假释申请的审理时间是否会延长取决于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地区和个案的复杂性,审理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一般来说,法院会尽力在合理的时间内审理假释申请,但由于案件负荷和法庭安排等因素,审理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申请人可以通过咨询律师或与相关法院沟通来了解当前的审理情况。此外,申请人也可以积极配合法院的要求,提供必要的材料和信息,以促进审理进程的顺利进行。最终,审理时间的延长与具体情况和法律程序相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结语
    假释制度是一种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制度,对于表现出悔改和不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来说,他们可以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获得假释。虽然假释犯罪分子离开了监狱,但仍然需要接受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的监督改造。假释申请的审理时间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延长,但法院会尽力在合理的时间内处理申请。申请人可以咨询律师或与相关法院沟通了解审理情况,并积极配合法院要求,提供必要材料和信息,以促进审理进程的顺利进行。审理时间的延长与具体情况和法律程序相关,需根据实际情况评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七节 假释 第八十六条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三十三条 人民法院裁定假释的,监狱应当按期假释并发给假释证明书。
    对被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假释的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撤销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假释的,由公安机关将罪犯送交监狱收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七节 假释 第八十五条 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