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买断工龄是否等同于推翻以往的工作年限? |
释义 | 买断工龄是指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解除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包括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固定期限合同等。此外,劳动法要求建立劳动关系并参加社会保险,员工即使离开单位也能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因此,买断工龄并非必要,员工离开单位后仍有保障。 法律分析 工龄分两个:企业工龄和实际工龄。 买断工龄买断的是企业工龄,买断后意味着劳动者在单位的工龄就此中断,需要重新计算,之后再次买断的时候,工龄自第一次买断的时候起算,补偿亦按照第一次买断之后的工龄补偿。 买断工龄”是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俗称买断工龄):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对不能胜任者炒鱿鱼);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16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72条)。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员工离开单位就没人管的问题,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 结语 买断工龄是指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后,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形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买断工龄的情形包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等。买断工龄只针对企业工龄,买断后需要重新计算工龄并按照第一次买断之后的工龄补偿。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后,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因此无需买断工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六条 【事业单位聘用制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条 【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