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电子商务下企业融资的途径 |
释义 |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普遍存在,导致企业融资途径变得尤为重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商平台提供的融资渠道成为新的机会。然而,传统信贷模式已不能适应网商经营的需要,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风险较高。P2P网贷平台和电商融资是企业融资的新模式,但需要注意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分析 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较为普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融资的途径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近几年来,经济环境不佳,市场银根紧缩,营业利润逐渐降低,而借贷成本却不断攀升。在这种情况下,电商平台提供的融资渠道成为我们新的机会。 1、银行贷款:银行传统信用贷款要求的资质条件与中小企业的实际相矛盾,多数网商难以符合。对于银行的抵押、质押、担保、联保等融资模式,轻资产的网商也同样难以满足。此外,网商的借贷频率高、资金周转快,而银行贷款多是单笔授信、单笔使用,不可循环,并且审批时间长,下款速度慢。整体来说,银行传统信贷模式已不能适应网商经营的需要。同时,银行考虑到资金安全问题,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小企业仅占20%左右,微型企业更加困难。 2、小贷公司:一方面,国内3000多家小贷公司的贷款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并且受政策所限,除浙江、重庆等少部分地区外,大多数小贷公司的融资比例仍为50%,制约了小贷公司的业务发展,相应的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也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小贷公司考虑到自身的业务风险,对贷款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贷款利息不低,以上海地区为例,一般如汽车抵押、红本抵押等有抵押品的贷款,月费率在1。5%以上,纯信用贷款月息超过2%,并且对客户要求高,条件严,获贷客户少之又少,部分贷款利息已达到高利贷的下限。小贷公司的贷款,多数还是需要依靠抵押、担保的,对网商而言,作为临时周转资金尚可,长期使用难以负担。且多数网商,无实力背景,缺乏必要的抵押品和担保人。 3、民间借贷:除去亲朋好友的免息借款外,一般民间借贷是不需要抵押品的,但有可能需要中间人担保。年化利息在20-30%之间,短期借款甚至高达年化80%以上,在沿海地区如浙江、福建等地,一度出现30%的月利率借款,比高利贷还高。以如此高额成本的资金运营,几乎没有可能存在盈利空间。如非确实必要,网商还是不借为宜。 4、网贷平台:这两年,兴起的P2P网贷平台,通过互联网,为不少人和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作为贷款人的网商,需要注意三点,其一,P2P行业鱼龙混杂,混乱是事实,选择优质的P2P平台,不仅能够快速的获得贷款,也有利于信用等级的积累,借款额度的提升。其二,发标利息,需要经过严格测算,目前多数P2P平台上动辄年化20%、30%的利息,并不是大多数网商能够承受的。其三,注重信用,及时还贷。在网贷平台上,投资人和贷款人之间并不认识,投资人难以判断贷款人的资信,投资人放贷给贷款人,除了考虑此项贷款业务是否经过平台担保本金外,也会关注贷款人在平台上的信用记录。信用等级越高,即使利息相对较低,也能够获得足够的投资人投标。 5、电商融资:目前的电商平台贷款模式主要有与银行、网贷公司等的合作模式,如慧聪、生意宝、敦煌网等,以担保公司为平台内的客户贷款进行担保。另外,还有以自有资金成立小贷公司直接对平台内客户放贷,如阿里巴巴。既解决了客户融资问题,又盘活了闲置资金。不过,从多数电商平台融资案例来看,基本体现以下四个特质:首先,申贷人必须是电商平台内的客户;其次,授信以客户在平台上的信用资质和交易记录为基础;再次,对小微企业客户,会进行财务资料收集以及必要的贷前调查,甚至现场调查;最后,从贷款利息的角度来看,相较同类银行贷款产品,有所上浮。还有,申贷、审批、下款、支用、还贷等业务流程,基本上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完成,省时省力,快捷高效。 二、企业融资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1、投资人的法律主体地位。根据法律规定,某些组织是不能进行商业活动的,如果寻找这些组织进行投资将可能导致协议无效,浪费成本,造成经营风险。 2、投融资项目要符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在中国现有政策环境下,许多投资领域是不允许外资企业甚至民营企业涉足的。 3、融资方式的选择。融资的方式有很多选择,例如: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优先股融资、租赁融资等,各种融资方式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也有很大的不同,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重大。 4、回报的形式和方式的选择。例如债权融资中本金的还款计划、利息计算、担保形式等需要在借款合同中重点约定。如果投资人投入资金或者其他的资产从而获得投资项目公司的股权,则需要重点安排股权的比例、分红的比例和时间等等。相对来说,投资人更加关心投资回报方面的问题。 5、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投资建议书的撰写。刘先生被要求提供的文件就是商业计划书。上述三个文件名称不同,内容大同小异,包括融资项目各方面的情况介绍。这些文件的撰写要求真实、准确,这是投资人判断是否投资的基本依据之一。 6、尽职调查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律师进行的尽职调查是对融资人和投融资项目的有关法律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了解的情况向投资人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 7、股权安排。股权安排是投资人和融资人就项目达成一致后,双方在即将成立的企业中的权利分配的博弈。由于法律没有十分有力的救济措施,现在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大股东控制公司,侵害公司和小股东的利益情况。对股权进行周到详细的安排是融资人和投资人需要慎重考虑的事项。 大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当然不管怎么调整都必须严格融资的管理要求来,确保融资的行为合法,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确保企业的融资顺利。 拓展延伸 电商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为电商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支持。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法律问题。电商融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评估不足:电商企业为了尽快获得资金,往往忽略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部分金融机构也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轻视,从而导致风险控制不足。 2. 合同不规范:电商融资合同中往往存在一些格式化、模板化的内容,这使得部分企业可能存在利益受损的情况。例如,合同中关于还款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条款可能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3. 监管不完善:电商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监管部门对这一领域的监管还存在一定的滞后。目前,对于电商融资业务的监管主要是以备案为主,但针对具体业务规则和风险防控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4. 风险传染:电商融资业务的资金往往来源于多个渠道,如银行、P2P等。这些渠道之间的风险传递可能导致风险在企业之间扩散。因此,在电商融资过程中,风险防控和信息共享显得尤为重要。 5. 消费者权益保护:电商融资业务中,消费者往往容易受到侵害。例如,部分金融机构可能存在过度收取服务费、利息等现象,导致消费者实际负担加重。此外,部分企业为了尽快筹集资金,可能会忽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总之,电商融资业务虽然具有风险和机遇并存的特点,但法律问题不容忽视。企业应重视风险评估,规范合同内容,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传染,同时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电商融资业务的健康发展。 结语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普遍存在,企业融资途径变得尤为重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商平台提供的融资渠道成为我们新的机会。但银行传统信贷模式已不能适应网商经营的需要,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风险较高。因此,选择优质的P2P平台进行融资,并注重信用等级和及时还贷。同时,企业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问题,如投资人的法律主体地位、投融资项目符合政策、融资方式选择、回报形式和方式选择、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并确保融资行为合法,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法律依据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2020-07-05)\t第十四条\t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担保融资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应当自中小企业提出确权请求之日起30日内确认债权债务关系,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09-01)\t第十三条\t金融机构应当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高效、公平地服务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09-01)\t第二十条\t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申请担保融资时,其应收账款的付款方,应当及时确认债权债务关系,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国家鼓励中小企业及付款方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确认债权债务关系,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