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执行完毕? |
释义 | 执行完毕是指法院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执行内容已全部履行完毕,包括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执行完毕后,对被执行人的限制和强制措施将解除,无法再通过强制执行程序实现权利义务关系。执行完毕指的是某个执行措施的完毕,而不是整个执行案件的完毕。 法律分析 执行完毕是指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执行内容,经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标的已经全部执行到位,或者是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执行完毕后,对被执行人的限制措施、强制措施应全部解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将不能再通过强制执行程序来实现。执行完毕,是针对执行法院采取执行措施来说的。当执行法院就某一执行措施实施完成后,该院就应当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并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因此,这里的执行完毕指的是某个执行措施的完毕,而不是指的整个执行案件的完毕。 拓展延伸 法律程序中的执行完毕时机 在法律程序中,执行完毕时机是指特定法律行为或程序的结束点。它标志着当事人在法律程序中的义务和责任已经履行完毕,法律效力得以实现。执行完毕时机的确定通常取决于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的性质。在执行完毕时机之前,当事人需要履行各项法律程序和义务,包括提交必要的文件、支付相关费用等。一旦法律程序中的所有步骤和要求都已满足,执行完毕时机就会到来。这一时机的确定对于当事人的权益保障和法律效力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在法律程序中,准确理解和把握执行完毕时机的意义和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执行完毕是指特定法律行为或程序的结束点,标志着当事人的义务和责任已履行完毕,法律效力得以实现。在执行完毕之前,当事人需履行各项法律程序和义务。一旦满足所有步骤和要求,执行完毕时机将到来。对于权益保障和法律效力的实现,准确理解和把握执行完毕时机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执行工作由执行员进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执行机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