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利用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侵吞、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行为。为避免职务犯罪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 2. 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不违反规定,不越权行事; 3. 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权力滥用; 4.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5. 加强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国和廉政建设。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百三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给国家利益或者集体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 第三百三十六条 国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十三条 公务员应当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利益,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个人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十四条 公务员应当恪尽职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不得徇私舞弊,不得滥用职权。 《监察法》 第三十三条 国家监察机关可以向有关单位提出关于加强机关内部监督、预防和惩治职务违法行为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