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区分发票与税票:浅析二者的异同 |
释义 | 发票和税票的区别:发票是消费时的证明,税票是收入时的证明。发票是索取票据,税票是出具票据。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税款,普通发票不可。样式、处理、税率、用途不同。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开普通票,一般纳税人可开普通票和增值税票。 法律分析 发票与税票的区别: 1、两者还是有定义上的区别的。发票:是指顾客(买家)在消费时(支出时)取得的证明,即证明顾客(买家)的消费金额、数量等。税票:是指公民或法人取得收入时(取得收入之后),给付款者(买家)出具的收款证明,即证明公民或法人所交的税款和款项等。 2、从本质上来讲,发票是(支出时)的索取票据,税票是(收入时)的出具票据。 3、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可进行抵扣税款,后者不可。换句话说,普通票可以报销,不可抵扣。专用票不只可以报销,更可以抵扣。 4、发票和税票的样式不一样,做的账务处理不一样,税率不一样,用途不一样。 5、如果客户为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只能开普通票;如果客户是一般纳税人,则可以开普通票,也可以开增值税票。 拓展延伸 发票与税票:了解它们的区别与用途 发票和税票是财务领域中常见的概念,虽然它们都与金钱有关,但在用途和功能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发票是商业交易中的凭证,记录了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细节,包括商品名称、数量、价格等信息。它不仅用于购买者的报销和记录,也是商家纳税的依据。税票则是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时所使用的凭证,用于证明纳税义务的履行。税票一般由税务机关发行,包括税款金额、纳税人信息等。因此,发票主要与商业交易和报销相关,而税票则与纳税义务和税务机关有关。了解它们的区别和用途有助于遵守相关法规,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结语 发票和税票在定义上有明显区别。发票是消费时的证明,而税票是收入时的收款证明。发票记录了消费金额和数量等细节,用于购买者的报销和商家的纳税。税票则是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时所使用的凭证,用于证明纳税义务的履行。了解发票和税票的区别和用途有助于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节 扣 除 第五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六)项所称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十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