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专利侵权行为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释义
    专利侵权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有:
    一、行政责任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该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二、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费用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消除影响,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行为人涉嫌专利侵权的话,那么其承担的是三方面的,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以及民事责任。
    专利侵权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
    2、赔偿损失;
    3、消除影响;
    4、赔礼道歉。
    二、行政责任。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
    三、刑事责任。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专利侵权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呢?
    专利侵权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二、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
    3、消除影响。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
    三、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什么是侵犯专利权行为?都有哪些类型?专利侵权应负哪些法律责任
    所谓侵犯专利权是指依法保护的有效专利权遭到侵犯。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对专利权的侵犯可分为对专利标记权的侵犯及对专利权人的独占实施权的侵犯。
    专利侵权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有:
    (一)行政责任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该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二)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费用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消除影响,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行为人涉嫌专利侵权的话,那么其承担的责任是三方面的,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以及民事责任。
    专利侵权行为都有哪些?
    专利侵权行为
    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
    1.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专利侵权必须以存在有效的专利为前提,实施专利授权以前的技术、已经被宣告无效、被专利权人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权期限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侵权行为。专利法规定了临时保护制度,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的应支付适当的使用费。对于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专利权人应当在专利权被授予之后,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必须有侵害行为,即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专利的行为。
    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非生产经营目的的实施,不构成侵权。
    4.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即行为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
    1.直接侵权行为。
    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
    (1)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2)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4)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5)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6)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7)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仍然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担赔偿责任。
    2.间接侵权行为。
    这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
    如何认定专利侵权行为行为
    冒充专利的行为:
    (1)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
    (2)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
    (3)专利权届满或者终止后,继续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产品的;
    (4)为本前三项所述行为人印制或者提供专利标记的;
    (5)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6)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7)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8)其他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
    
     该内容由 曲兴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