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薪资与岗位不符时,可以进行仲裁吗? |
释义 | 薪资与岗位不符可仲裁,视具体情况而定。劳动者可申请仲裁: 1、报酬与同类岗位相差在合理范围内且无重大误解或欺诈胁迫,不违反同工同酬原则; 2、劳动合同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可重新协商或适用集体合同规定; 3、合同约定调岗调薪制度未落实,劳动者可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 薪资与岗位不符,可以仲裁,但要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情况可以进行仲裁: 1、如果劳动者认为自己的报酬违反了同工同酬原则时,有权向仲裁机关申请裁断: (1)如果某劳动者的具体报酬与当地同类岗位大体一致,相差在合理范围之内,同时也不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欺诈胁迫,就可以认为不违反同工同酬原则; (2)如果某劳动者的具体报酬与当地同类岗位大体相差较大,或存在重大误解或者欺诈胁迫,就可以认为违反同工同酬原则; 2、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 (1)协商成功的,可另外约定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 (2)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 (3)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3、如用人单位在合同中约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调岗调薪制度而没有落实,劳动者有权向仲裁机关申请裁断。 拓展延伸 薪资与岗位不符时,如何维护员工权益? 当员工发现自己的薪资与岗位不符时,维护自身权益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员工可以与雇主进行沟通,明确表达对薪资调整的期望,并提供相关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果雇主拒绝或无法解决问题,员工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劳动法专业人士。在此过程中,员工应保留相关的工作文件、合同和通信记录,以便作为证据使用。此外,员工还可以探索其他解决方案,如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护员工权益需要坚定的态度和适当的法律支持,确保公平对待和合理的薪资待遇。 结语 维护员工权益是至关重要的,当薪资与岗位不符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劳动法专业人士。通过沟通、提供证据和探索解决方案,员工可以维护自身权益。保留相关文件和通信记录,并考虑申请仲裁或投诉,确保公平对待和合理的薪资待遇。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